| 廣告聯系 | 簡體版 | 手機版 | 微信 | 微博 | 搜索:
歡迎您 游客 | 登錄 | 免費注冊 | 忘記了密碼 | 社交賬號注冊或登錄

首頁

溫哥華資訊

溫哥華地產

溫哥華教育

溫哥華財稅

新移民/招聘

黃頁/二手

旅游

李小龍: 你一定沒讀過李小龍寫的詩(圖)


請用微信 掃一掃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,然後點擊頁面右上角的 ... 圖標,然後點擊 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,謝謝!
  提到功夫巨星李小龍,你會想到什麼?是不是他的招牌動作和吼叫?李小龍在大多數人的印象中,是武術名家,是超級巨星,是華人文化圈不朽的傳奇人物。然而,你一定沒有讀過他寫的詩吧?詩作中那個心思細膩、在豪情與困頓間擺蕩的的青年,是我們所不熟悉的李小龍。


  1961年,李小龍進入華盛頓大學,修習戲劇、心理學以及哲學。哲學與功夫,一靜一動,看似風馬牛不相及,卻在他身上得到了完美的融合。李小龍還是個文學愛好者,在空暇時間,他不但嘗試翻譯過一些中國古代詩詞,還自己創作了大量詩歌。

  關於為什麼喜歡寫詩,李小龍曾說:“人的靈魂可以通過詩歌表達情感,詩歌能夠讓人的靈魂在生命的畫布上表達自己。”


  《我是誰?》(Who Am I ? )被譽為李小龍生平最重要、最富啟迪性的詩作之一,它出自李小龍致友人李俊九(武術家,“美國跆拳道之父”,李小龍生平摯友之一)的一封信。

  我是人群中的巨人,

  俯視蒼生的豪傑,

  還是封閉自感的庸碌之輩?

  我是功成名就,信心實足的紳士,

  一呼百應的天生領袖,

  還是在陌生人前小心翼翼,

  動輒心驚的弱者?

  在強裝的笑顏後面,

  是一顆瑟瑟發抖的心,

  如同在漆黑森林裡迷路的小小少年。

  (節選自《我是誰?》第一章節)

  “他並非生來就是強者”——李小龍幼年時體質孱弱,並且有著先天性的缺陷:患有嚴重的家族性鼻炎,視力也不佳,近視高達500 度。其胞弟李振輝說:“當時生活困難,又有霍亂等傳染病,迷信的祖母和父親為他取了‘ 細鳳’這樣一個非常女性化的乳名,把他當成女兒來養,希望能欺騙牛鬼蛇神,免受鬼魅加害。”


  這首詩中的“漆黑的森林”,或許指的就是李小龍那段艱難的童年時光。他夢想做一個“人群中的巨人”,而非“動輒心驚的弱者”。本詩作為李小龍對自身成長的所思所悟,時常被其用以勉勵友人及自勉。

  20 世紀60 年代,李小龍開始進入美國好萊塢闖蕩。在當時的美國,“黃禍論” 余毒猶存,體現在大銀幕上,華人總以卑劣、軟弱的負面形象出現,李小龍也同樣只能扮演此類角色。這種歧視令他備感憤慨,民族自尊心極強的他,下定決心要做些改變。

  我們中很多人渴望成功,

  但懼怕失敗。

  盡管我們有能力,

  將理想變成現實。


  (節選自《我是誰?》第二章節)

  詩歌影射現實。在美發展初期,懷才不遇的李小龍,內心強烈的困頓與迷茫以及對於光明前程的憧憬與渴望,皆牢牢依附於他的文字之中。

  明亮的太陽落下西山,

  把天空染成金黃色。

  孤獨的小山頂上,遠處煙霧迷蒙,

  一條金龍盤臥注視著,

  帶著凋零的夢想,在這光明的西方死去。

  (《日薄西山》)

  在好萊塢的屢屢受挫,並未使李小龍意志消沉,逆境使他更加堅定了出人頭地的決心——無論需要付出何種努力。他在《無音簫》中告白,願成為一根蠟燭,自我燃燒,以求“光明”。此言一語成讖,日後的李小龍,疾速燃燒,耀眼奪目,最終卻在“光明” 中消耗殆盡。約翰? 裡特曾說:“ 李小龍的詩歌多數都反映了這樣一個主題——生活要靠自己主動去奮斗,而完成這一使命的唯一機會就在今天。”

  現在我明白我將不會找到光明,
覺得新聞不錯,請點個贊吧     無評論不新聞,發表一下您的意見吧
上一頁123下一頁
注:
  •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,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!
  • 在此頁閱讀全文
    猜您喜歡:
    您可能也喜歡:
    我來說兩句:
    評論:
    安全校驗碼:
   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
    The Captcha image
    Terms & Conditions    Privacy Policy    Political ADs    Activities Agreement    Contact Us    Sitemap    

    加西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

    頁面生成: 0.0360 秒 and 2 DB Queries in 0.0010 秒